如何确保幸福?所有的婚恋冲突只有这一个
婚恋中的所有冲突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两个人都在为捍卫自己的父母而争斗。
举三个例子:
01、麦老师和李老师
《再见爱人》里,麦老师和李老师之间的冲突,根本原因其实就是他们在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人生去捍卫自己的父母。
首先,麦老师很明显,她那种表现出来的强烈需求——我要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我要让大家为我的情绪负责——其实就是她把自己当成了父母的情感工具。她从小没有得到过父母无条件的关爱、理解和支持,所以她一直觉得自己是不被喜欢的。她总是处于一个被忽视的状态,这才导致了她那种让人反感的表现。其实,她的自恋并不是自信,而是因为她的自恋受到了伤害,这种受伤的自恋表现出来就是不断地想吸引注意,想得到肯定。
当她的恋人夸她可爱、漂亮时,她的回应往往是用不屑甚至羞辱的方式来否定这些爱的表达,甚至故意让自己陷入“我从来不被爱、我就是一个不值得被爱的女人”的情境中。她通过把自己置于这样一个“永远不被爱”的位置上,来捍卫她那些不那么关心她、甚至不太喜欢她的父母。她习惯性地把自己放在那个悲情角色里,因为从小她就是那个被忽视、被冷落的小孩。所以,无论她和谁在一起,她都能通过“你永远不会爱我,我不值得被爱”的心态,来维持自己在婚姻中的每天生活。
同样,李老师也是如此。他总是强调自己父母是爱他的,但他父母之间的感情并不好。父母对他的爱,其实是一种牺牲自我、消耗自己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健康、积极、可持续的方式来爱他。
李老师被父母当成了他们无法摆脱婚姻的“理由”,就像是父母把他当成了维持婚姻的工具。专业术语叫做“过渡性课题”,意思就是,李老师成了父母因为害怕离婚而留下的理由。父母的分离焦虑太强烈,想通过孩子留住婚姻,于是把孩子当作缓解自己焦虑的工具。
这也直接影响了李老师自己的人生。他就像是被困在一个围城里,觉得自己无法离开婚姻。他的理由就是:“大家都这样过,我也就这样忍着吧。”
他在婚姻中的坚定,就是在捍卫父母的生活方式、捍卫他们过日子的方式。李老师的婚姻生活,实际上就是父母的生活投射,他为了捍卫父母的那种生活方式,选择了重复父母的做法。
02、杨子和黄小姐
杨子和黄小姐的情况也类似,杨子从小被家里的哥哥和爸爸留下来照顾奶奶,他说在那个地方有很多未解的遗憾和痛苦。如果他成为了父亲,他希望自己能天天陪伴儿子,让孩子拥有一个爸爸陪伴的童年。可是,那他不被陪伴被抛弃的童年,怎么给自己一个交代呢?
我们说父母有时候会对孩子产生嫉妒,加一个前提吧,尤其是那些经历了极度悲情童年的父母,他们的嫉妒感会更强烈,甚至会剥夺孩子童年的幸福。杨子的情况就像是这种父母的反向投射:他注定会成为一个缺席的父亲,只有当他自己也缺席,自己的孩子也没有爸爸陪伴时,他才会觉得自己不那么孤单,因为他和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找到了某种“共鸣”。也就是说,杨子永远无法真正陪伴自己的孩子,这已经深入到他灵魂深处的一部分。
再说黄小姐,黄小姐的母亲写的那本书,我翻了一下,里面记录得非常详细,说孩子每天都在做什么。但从这本书的记录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形式上的陪伴。黄小姐一直说,当她遇到杨先生的时候,他对她来说是“无所不能”的。她为什么会迷恋、喜欢上这样一个夸大性地照顾她的角色?这其实说明了她小时候的父母对她的照顾,更多的是形式化的。虽然***妈记录了很多孩子的成长细节,但真正的理解和陪伴却很少。她还说,父母一直在海外,她自己一个人独立生活。一个真正独立的人,应该不会那么迷恋一个完美的父母形象。所以她缺的,是那种具体的、有温度的陪伴。
我们可以明白,生活中有很多父亲很忙,妈妈可能会带着孩子去看爸爸的工作,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感受到爸爸的存在,让孩子知道爸爸并不是不爱他,而是有事业要忙。妈妈主动让孩子融入爸爸的世界,给孩子一个强有力的爸爸形象,让孩子内心感受到爸爸的存在是有力量的,是值得尊重的。
但是黄小姐想要的并不是这种陪伴,她要的是形式上的陪伴,她希望父亲像她理想中的父母一样,改变自己,去弥补她童年时父母给她的那种“空洞感”。这也就解释了她和丈夫之间的核心冲突:她想成为她父母那样的父母,而她丈夫则想成为他父母那样的父母。于是他们就开始互相“打架”,为了各自的父母角色而争斗,无法达成共识。
这个冲突的根本问题,实际上就是双方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捍卫自己童年时的那份遗憾和缺失,试图通过改变对方,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白。
03、刘一手和葛老师
刘一手和葛老师的情况就更明显了。葛老师从小和妈妈在一起,她的攻击性比较弱。所以我曾经说过,她喜欢手哥,就是因为他身上有一种尖锐的攻击性,而且这种攻击性还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她可能觉得,自己通过和手哥在一起,手哥那种被大家喜爱的攻击性可以影响到她,让她觉得自己也可以释放出那种攻击性。而大家也知道,手哥其实也有问题,他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个“巨婴”,是个典型的“妈宝男”。
妈宝男的攻击力通常不在身体上,而在嘴上。因为这些男人太依赖妈妈,缺乏成年人该有的欲望和责任感,所以他们的焦虑感更强,攻击性往往表现为嘴巴上的尖酸刻薄。
手哥之所以“不支愣”了,就是因为他的攻击性主要表现在嘴巴上,一旦他不能通过言语来表达自己,就会显得没什么力气。因为他之前总是通过嘴巴,用犀利的言辞来攻击,当他的这些言辞不再被允许使用时,他就变得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了。所以,手哥的攻击本质上是通过口腔来完成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葛老师和手哥的关系,也是因为他们在捍卫自己的父母。葛老师想成为妈妈那样的女人,你看她画的画,妈妈的形象就很明显。她曾经觉得小时候因为妈妈没有男人陪伴,总是被别人欺负和伤害。她内心有一种害怕自己被伤害的恐惧,所以她会迷恋像手哥这样,看起来有攻击性的男人。现在你听葛老师讲的那些事情,更多的是她希望手哥能展现出更强的攻击性,像***妈那样强硬一点。
手哥捍卫的是他和妈妈之间的关系,他一直被妈妈照顾,所以他一直处于一个依赖的状态,不愿意自己站得更高、更强。实际上,他也在捍卫他和妈妈的那种模式,他不希望自己独立起来,只希望继续被照顾。
葛老师的情况也是一样。她自己认为自己就是妈妈的另一个影像,她表面上说要成长、要成为“大女主”,实际上内心住着一个害怕被伤害、怕被欺负的妈妈影像。所以她才会在婚姻中产生那么大的张力。你会发现,所有婚姻中的冲突,其实只有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越是得不到早年家庭环境的支持,越容易在亲密关系中,为了捍卫自己父母的生活模式而战斗。这就是所有婚姻冲突的核心所在。
就像我们回到生活中,比如说,有些人在小时候,妈妈总是强调“你不能撒谎,必须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妈妈对于“诚实”这一点特别执着,总是强调真善美的价值。结果,长大后,这样的人看到那些爱吹牛、拍马屁的人时,会感到特别反感。其实他内心的这种反感,是在用憎恨来捍卫妈妈教给他的人生观,他通过讨厌那些拍马屁的人,来坚守妈妈对他的教诲。
再比如,有的人从小生长在重男轻女的家庭,明明是个女孩,却被要求表现得像个男孩子,不能以女孩的身份存在。她从小就被当成一个“假小子”,对她来说,做一个女性似乎是不被允许的。长大后,她可能会讨厌那些“婆婆妈妈”的女性,甚至加入到“厌女”的队伍中。她看到那些穿着大波浪发型、渔网袜的女孩,利用性别优势去得到某些东西时,会极其反感。这种反感,其实是她在用自己的情感拒绝父母给她的那种性别角色和成长经历。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人小时候家里要么沉默不语,家人之间冷暴力,要么父母吵架,家里弥漫着热暴力的气氛。他总是被逼到墙角。长大后,这种人容易爱上那些也有受虐倾向的人。当他发疯、情绪失控时,对方也会同样失控,甚至在他发怒时,还会一同反复拉扯,仿佛又被逼到墙角。这个人在用这种方式重演自己小时候的经历,用“被逼到墙角”的生活来捍卫早年父母带给他的那种经历,他不自觉地和父母的模式紧紧贴在一起。这种人越是早年没有得到关注和支持,越容易重复和父母类似的生活模式。
所以,所有的婚恋冲突其实都源于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在亲密关系里,总是在潜意识里捍卫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越是早年没有得到关注,越少被看见、被支持的人,越容易在亲密关系中和父母的模式纠缠不清,无法走得更远。所有的婚姻冲突、甚至所有人际冲突,其实都是为了让我们确认,自己是否依然与父母紧密相连。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习惯。如果早年我们获得的支持、关爱太少,那么成年后,我们内心的痛苦和忠诚感就会更强烈。我们越是痛苦,越会忠诚于那段痛苦的经历。这种痛苦感会带领我们在生活中不断重复早年的模式,甚至让我们觉得,这种重复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曾经和一些来咨询的人聊过,他们会说:“我努力了这么久,走了这么远,回过头来看,觉得自己其实只走了一小步。”我想在这里解释一下,人生的目标并不是要走得多远,也不是要像王诗龄那样长,目标是让我们从早年困境的“洞”中稍微挪动一下。这才是我们打破强迫性重复的成功。我们的人生不必要求跟那些从来没受过伤的孩子一样长,只要能从过去的痛苦中稍微走出一点,这就是进步。
我的初衷就是想告诉大家,人生的目标不是远远地走,而是通过探索内心,理解那些愤怒和情绪的根源,从而理解自己。只有明白了现在的我们是如何被早年家庭环境影响的,才能打破重复的循环,活出与父母不同的人生。这才是我们每个人真正追求的自由与幸福。
- 上一篇:如何优雅地向抠门老公提款
- 下一篇:婚姻中导致夫妻关系被消耗的五个原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