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的八个表现,你做到几个
我们时常顾及别人,却忘了自己。爱自己,就是重新找回那份被忽略的自我关怀。在忙碌与付出之余,也要为自己留一片宁静的天空,让心灵得以休憩和滋养。
爱自己才能更好爱别人,因为一个内心充满爱与能量的人,才能给予他人真挚而持久的关怀。当我们学会爱自己,懂得如何满足自己的需求、管理自己的情绪、照顾好自己的身心健康时,我们便能以更加健康、稳定和积极的状态去爱别人。爱自己的八个表现,你能做到几个?
一、很累很累的时候,为自己打造多个“放松避风港”很有必要。
网络上曾风靡一时的“公园20分钟效应”表明,即便不进行任何活动,仅在公园静待20分钟也能显著提升人的状态。这不仅仅因为自然环境对健康有益,更重要的是它创造了一个完全远离工作(即压力源头)的空间。
这种心理上的隔离感使人们能够进入深度放松状态,为情绪按下暂停键。在这宝贵的20分钟里,人们无需思考、无需行动,只需沉浸于当下,纯粹地做自己。
当你感到状态不佳时,不妨暂时抽离,躲进你的“放松避风港”。虽然它可能无法直接解决你的困境,但它能守护你的自我,让你重获力量,以更饱满的状态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二、定期远离手机,重塑线下生活方式。
牛津大学出版社将“脑腐”定为2024年度热词,意指过度接触社交媒体上的低质、碎片化信息会导致精神和智力衰退。随着互联网的便捷,线上生活几乎能满足所有需求,但我们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却日益减弱。
因此,我们需有意识地放下手机,更多地投入线下活动。可以先从小事做起,如去附近超市、菜市场购物,将部分线上生活转为线下。总之,与真实世界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接纳自己。
三、偶尔也需要释放攻击性,发发疯。
长期压抑愤怒情绪的人,可能会在日后以更激烈的方式爆发。弗洛伊德的“宣泄理论”指出,表达被压抑的情绪有助于恢复心理健康。因此,定期释放攻击性、清理情绪垃圾至关重要。
释放攻击性不必采取破坏性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合理宣泄途径才是关键,比如在心里静静地“发疯”进行想象宣泄。
四、多倾听身体的声音,因为照顾身体即是呵护心灵。
情绪问题的成因复杂,但身体常给出直接信号。例如,胃是情绪的晴雨表,情绪困扰常伴胃肠道症状;女性乳腺结节、子宫肌瘤等也可能与长期情绪压抑相关。
心理学称此现象为“躯体化”,即心理障碍以躯体症状显现,反映身心分离状态,个体在心理上感觉对身体失去控制。
因此,规律运动、早睡早起、健康饮食等照顾身体的方式,也有助于心理健康。毕竟,爱自己首先要照顾好身体。
五、将钱用于内心真正所需之处。
当个体感到缺爱却寻求消费来弥补时,往往会适得其反,增加焦虑感。因此,在消费前应客观审视自己的真实需求。
若生活琐事过度消耗意志力,在做其他决策时就可能倾向于选择低能耗的选项。例如,工作一天后可能只想放松娱乐。
减少时间压力能缓解疲惫,并将节省的时间用于休息或自我探索,创造更有价值的体验。所以,应明智地消费,将钱用在真正能满足内心需求的地方。
六、重建生活秩序感,实现自我价值。
当个体在实现自我价值中频繁遭遇无助感,可能会认为无论行动与否,生活都不会改善,从而失去行动力。此时,需主动创造机会以获得成就感,重新激活自我效能感。关键在于建立掌控感,而“生活秩序”是我们能掌控的最小单位。
可以通过收拾衣柜、跑步、看电影或做饭等小事来实践,将这些活动拆分为小、具体且有规律的任务,并重复体验完成它们的感觉。保持自我效能感的弹性,才能持续前行。
七、允许自己放弃一件事。
很多时候,焦虑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而非当前事件。这导致我们在面对痛苦和冲突时,倾向于坚持和忍耐,而非及时放弃。爱自己,意味着允许自己放弃,比如不喜欢的社交活动、消耗性的关系或过度的情绪劳动等。
不必勉强自己达到某种标准,要接受自己可以不做什么,做得不够完美,让别人失望,甚至不按照社会期待生活。给自己这样的空间,是爱自己的一种表现。
八、重新养育自己,需要适度“严格要求”。
这是年轻人对自己的一种成长方式。通过“电子父母”获得无条件的爱与情感补偿后,可以进一步延伸这种关爱,以期望中的方式对待自己,如自我鼓励与肯定。
然而,过度放纵会导致自我松散,缺乏内聚目标。因此,在自我关怀的同时,也需适当严格要求,勇于面对挑战,在挫败时调整自我,逐步迈向理想生活状态。
- 上一篇:对方不爱你的十个表现
- 下一篇:对老公不要有一丝感情,你就赢了
评论列表